APP下载

简立峰:台湾企业如何留住AI人才、制造业与AI新创如何沟通,将成台湾AI发展2大挑战

消息来源:baojiabao.com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1-24

报价宝综合消息简立峰:台湾企业如何留住AI人才、制造业与AI新创如何沟通,将成台湾AI发展2大挑战

工研院举办AI人工智能产业论坛,除了派出工研院各领域专家谈论台湾AI发展机会,更邀请到AI新创Appier与iKala的董事简立峰,勾勒对台湾AI的未来展望。

图片来源: 

图/工研院

在工研院AI人工智能产业论坛中,Google台湾前董事总经理简立峰从全球趋势,点出全球AI新创未来面临的资本战考验,以及台湾企业留住AI人才面临的挑战。而工研院总首席运营官余孝先则从在地角度回顾台湾AI发展,走过产业AI化和AI产业化,他认为,AI平民化与-AI化将是未来几年的焦点。

简立峰观察国际AI趋势,全球AI新创未来恐面临资本战,中美科技角力更将AI政治化

简立峰从全球AI发展提出新观察。他指出,2021年是AI新创的IPO年,AI发展短短6年的时间,大量AI新创上市了,更产生了许多独角兽(成立不到10年但估值10亿美元以上公司),更有数十家十角兽已经出现(估值10亿美元以上公司),其中也有4、5家纯AI公司,显示这一波AI发展在今年更加成熟。

但简立峰认为,AI公司创新与成立速度之快,几年来,许多点子已经被提出,部分尚未实现的点子也募到资本,甚至有些公司已经成功上市,“某种程度上,这是一个资本市场正在鼓励创新、同时也在压榨创新的时间点。”

这个现象更会造成,明后年,AI新创募资、发想题目时,会变得非常困难,简立峰解释,因类似点子而成功募资、上市的公司,手上有一笔资金,甚至可以用并购的方式来驱动自家公司的创新。“明后年,AI将进入一场血腥的战争,这是一场资本战、不公平的战争。”他点出,现在蓬勃的AI新创发展,未来几年可能面临的市场危机。

今年还有一项趋势,简立峰指出,美国总统拜登上台后,延续了中美科技角力的战局,从领导力、硬件、人才与投资四个层面展开竞争,这也导致AI政治化。他更举例说明,这股趋势明年非但不会停止,反而会更加严重,比如中国原先要到美国上市的AI公司,现在仅能退回香港上市,新加坡-投资机构淡马锡控股,近期也宣布暂停投资中国科技公司,这都显示出,AI公司的上市地点、资金来源,均受到政治角力所影响。

台湾企业留不住AI人才、制造业与AI鸿沟难跨越,成台湾AI发展2大挑战

剖析了全球AI趋势后,简立峰也将焦点拉回台湾,提出台湾产业发展AI的机会与挑战。他认为,台湾确实培育了许多AI人才,但是台湾企业能否留下这些AI人才,又是另一个问题,“每一家公司都想要数位转型,都想要招募AI工程师,但你的企业没有条件留住这些人?”

简立峰认为,年轻AI人才毕业后,比起进入需要领域知识的公司工作,“他可能更想进入面对全球消费者的大数据公司,因为他本身就是消费者。”比如说,一家新加坡电商导流新创ShopBack,主要的工程团队就在台湾,但这家公司经营全球的生意,台湾工程师开发的产品服务,有机会部署到东南亚或其他国家落地。

“这些工程师都来自于台湾,但这家公司的商业模式,只因为一个创办者的能力与视野,就走向全球,”简立峰认为,这类公司的做法正在警告台湾,“你有很好的工程师优势,但你如果没有妥善运用,就会一次又一次的错过出海的机会。”因此,台湾企业应该培养面向全球市场的思维。这的例子也凸显出,台湾AI人才更想从事面对全球用户的工作,在台湾就能面向全球,而非进入本土企业工作,“这个趋势已经出现了。”

简立峰认为,未来,全世界公司都可以来台湾抢台湾人才,部分企业甚至不用在台设立据点,靠远距工作就能聘雇台湾人才,不只意味着年轻人未来的选择变得更多,更意味着,如果台湾企业并没有跟上年轻人的思维,没有随之提升自己的能力与视野,就会与年经人往反方向走去,“这是台湾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

简立峰建议,台湾企业要留住年轻人才,“你要有数据、靠近市场,”他呼吁,企业数位转型的脚步要更快,得加速上云、累积数据,来发展AI。但同时,“AI也给台湾一个机会,让台湾公司可以从本地连结到海外人才。”

台湾AI发展的另一大挑战,简立峰观察,台湾AI产业跟制造业仍有将近20年的鸿沟,“可能是AI发展的太晚,也可能是制造业撑得太久。”他认为,两年前,台湾似乎还在红色供应链的阴影下走不出来,但现在,台湾可能处于史上最好的机会中,因为无论是元宇宙、太空科技、低轨道卫星的出现,都需要高阶半导体、IC设计甚至是5G通讯的支持,而这些硬件技术,就是台湾立足的优势。因此,简立峰认为,为了把握住这个机会,“拉近制造业与AI的鸿沟,将成为一大转捩点。”

工研院聚焦在地AI发展,台湾下一步将迈向AI平民化和-AI化

工研院约从2014、2015年开始推动台湾AI发展,过去5年,台湾AI发展一直朝着两大方向迈进。余孝先指出,当时认为,产业AI化是最好的切入方向,让各行各业拥抱AI,来提升产业竞争力,比如制造业靠AI发展智慧工厂、电商靠AI展开个人化行销等。随着产业形成众多AI需求后,逐渐形成AI产业,也出现以AI为主要产品与服务的公司等,台湾开始进入AI产业化发展。

但他建议,除了上述两大方向之外,台湾也要朝AI平民化与-AI化发展。他解释,AI平民化有两层意涵,一是让过去金字塔顶端企业才有能力采用的AI技术,逐渐扩展到中小企业来使用,二是让过去多为企业内部的AI技术,现在扩及一般民众生活中,让民众受惠于AI带来的效益。

但是,大企业以雄厚资本与技术实力聘雇AI人才的方法,难复制到中小企业中。因此,余孝先表示,要达到AI平民化,反而需透过新创,提供产业可用的AI产品或服务,才能加速中小企业导入,这一点也与台湾正在发展的AI产业化策略不谋而合。

其次,将AI带进民众生活上,比如工研院有一款眼底镜,能用AI影像辨识来识别糖尿病患者视网膜是否有病变迹象,就算在偏乡,患者在卫生所、小型诊所内就能快速进行初步检测。“这项技术,让糖尿病患者检查眼睛的比例,从30%提升到50%。”

最后一个方向则是-AI化。余孝先指出,台湾-导入数位科技的脚步,在国际上名列前茅,但在AI导入却不然,他建议:“不见得只有企业需要AI,-也可以用来提升竞争力,”尤其,-大力采用AI也能进一步驱动AI产业发展。

2021-12-01 10:48:0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