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国内智慧零售领域代表品牌—来酷科技旗下智慧校园生活场景“来酷智生活校园店”经过紧张的筹备和建设,第一批校园门店将在包括广州白云学院,郑州大学,福州工程学院,辽宁大学,广西大学,临沂大学,泉州华光学院,燕山大学,西安医学院在内的九所高校同步绽放,辐射广州,郑州,福州,沈阳,南宁,临沂,泉州,秦皇岛,西安在内的南北九座城市,正式宣告校园场景门店入列联想来酷智生活多场景建设序列并投入运营,担当联想来酷面向4000万大学生的智慧生活服务重任。
01逆流而上重仓校内线下生活场景
作为国内智慧零售领域的代表品牌,来酷科技自2017年成立以来,深入贯彻1+3战略布局,校园场景作为来酷智生活多场景建设的重要阵地,更成为来酷科技自2020年起的战略规划和布局。在疫情反复和实体经济低迷的情况下,来酷科技逆流而上,于2020年11月正式启动来酷智生活校园店的建设项目,面向全国高校校内生活场景建设全面出击,以直营和强加盟的形式,通过渠道整合和市场联盟的方式,快速的在全国25个省份的近千所高校开疆拓土,包括清控科创双创街东北大区,重庆啊哈传媒,广州贝斯特斯,大连远道科技,江西博方教育,山东汇途传媒等专注地方校园市场建设的实力品牌。自2020年10月起便成为来酷科技校园业务的战略联盟合作伙伴,助力来酷智生活校园店的全国战略落地。
来酷科技校园业务相关负责人介绍,在过去的4个月里,来酷科技遍布全部的渠道合作伙伴,在疫情防控全国高校封校进校异常困难的高压之下,通过自有渠道和资源强势深入考察25个省份的高校,推动来酷科技与目标高校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和完成店址考察工作,自2020年10月至今,来酷科技通过其十大区域合作伙伴,已在全国范围内储备符合来酷智生活校园店建设标准的校内店址超过1100所高校。在国内校园店市场领域,来酷科技用了五个月的时间,具备了集校园店选址,校园店考察,校园店建设,校园店校企合作,校园店新址储备等五大必要条件和必要能力,五个月千所高校新址储备的量级,铸就来酷科技国内校园店新址储备量第一的位置。
02校园服务和校园零售双引擎发动
“校园店,在商业环境下并不是一个新鲜的名词。“把店开到校园里,把店开到学生身边”成为了许许多多品牌自始至终的梦想和目标。在校园店建设的这条征途上,有人信心满满踌躇满志,也有人折戟沉沙大败而归,在我们启动校园店建设项目之处,也有人会提出许许多多的质疑,但是所有见过我们的模型设计的朋友,都不得不承认,我们是有机会的。”
据介绍,校园市场作为国内年轻消费群体的最大载体,拥有四千万的在校大学生,除了学生群体本身的价值之外,其产生的未来价值(白领蓝领群体)和背后价值(下沉市场群体)同样具有深层次的意义,校园市场是一个又一个独立的市场,是由2600多个小市场组成的一个细分领域市场,在追求个性和猎奇的新消费群体中,我们很难用千篇一律的统一模式去影响所有目标群体,同时,线下为主线上为辅更是校内生活场景的重要标志,而在学生消费群体中,服务属性远远大于零售属性。
“如果有100个品牌在做校园店,那么也许会有99个品牌是以销售为主,而剩下的一个,就是我们。”来酷科技相关负责人提到,为此,来酷科技校园业务以3个月的时间,聚拢了国内超过90%的校园垂类服务平台,包括校园打印,校园短视频,校园跑腿,校园文娱,校园招聘,校园兼职,校园双创等十六大校园服务体系,由超过30家国内头部的校园垂类品牌在2021年基于来酷校园陆续的为4000万大学生提供服务。
“我们一直有一个梦想,我们希望,无论是来酷智生活线下店还是来酷校园云店,不仅仅是消费场景,更是一种生活场景,代表的是一种年轻的生活态度,积极向上的生活思维,我们希望这里可以成为在校学生的一个温暖,踏实,开心,追梦,可信任的存在。青春有力量,校园更美好。我们致力于让来酷校园成为在校大学生的最温暖的朋友,代表着青春,代表着梦想,是一种符号,也是同学们心中的一个记忆。专属大学生,专注校内生活,这就是来酷校园的定位和初心。”来酷科技校园负责人说道。
据了解,除了本次正式开业的9所高校校园店之外,另有50所高校的校园店正在加紧施工建设中,将于4月和5月完工后陆续与大家见面。根据来酷校园方面规划,来酷智生活校园店今年计划在超过300所高校落地。与此同时,在实体校园店不断开疆拓土的攻势之下,来酷校园云店的建设也成为了来酷科技校园业务的另外一把利剑。在3月15日“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当天启动的“青春力量,你好同学”为主题的第一届校园云店营销大赛,超过1000所高校校园云店参与到赛事过程当中,作为来酷科技校园业务2021年“青春力量,你好同学,来店了”系列主题营销动作,来酷校园云店营销大赛得到了包括完美校园,微博校园,领英校园,互联派,人人校园,智联校园六家校园垂类平台的超过千万学生群体流量支持。
聚焦在校大学生年轻消费群体,线上校园云店+线下校内门店的融合,全平台全域垂类流量的整合,来酷科技正在用最懂校园市场的方式,用最传统的实体经济和最新潮的互联网思维,去深耕那个最具想象力的年轻消费群体市场的载体—4000万大学生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