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业界对策:全球广告与媒体平台Yahoo】手握全球9亿用户第一方数据,Yahoo靠3方法维持广告投放

消息来源:baojiabao.com 作者: 发布时间:2024-11-29

报价宝综合消息【业界对策:全球广告与媒体平台Yahoo】手握全球9亿用户第一方数据,Yahoo靠3方法维持广告投放

Yahoo亚太区广告平台策略部资深经理陈婉丽

图片来源: 

图/Yahoo

为台湾知名入口网站之一的Yahoo奇摩,拥有37个包括电子邮件、新闻、股市、拍卖等服务,光是台湾就拥有将近1,700万用户数,全球用户数更将近9亿。不只经营媒体,母公司Yahoo更身兼广告需求方平台DSP、广告供给方平台SSP以及数据管理平台DMP等广告供应商角色。这个掌握大量第一方数据的广告服务公司,如何因应科技巨头的隐私政策改变?

Yahoo亚太区广告平台策略部资深经理陈婉丽指出,第三方Cookie与IDFA,都是跨网站、跨App整合用户资料的关键,这些ID机制不可使用后,将对广告平台带来三大冲击。

首先,跨网站身份识别ID无法使用后,会导致广告买方与卖方的用户资料无法匹配,加上缺乏足够的用户数据作为分析基础,广告商难以为广告主找出合适的受众来投放广告。

其二,原本投放广告时,可以对不同用户设定广告展示频率的上限(Frequency capping),这是用来避免用户在一定期间内看到过多次广告后,产生不愿点击的心理,未来无法识别用户就无法进行个人化设定。

其三,是对于广告成效衡量造成冲击,原先可以识别哪些用户点击了广告、购买了商品,借此优化下一次的广告活动。但未来,就无法识别单一用户的广告成效转换。

陈婉丽指出,根据Yahoo的调查,现在Yahoo经手的广告流量中,大约有7成流量可以透过第三方Cookie或装置ID(如IDFA、GAID)来识别,其他3成流量无法识别ID的原因,如Firefox、Safari浏览器已阻挡第三方Cookie,苹果限制IDFA的影响,再加上部分流量来自于新兴媒体,如CTV连网电视、户外看板等流量无法识别。

但是,她预估,2023年第三方Cookie禁用后,整体可识别的流量将会降低到25%,这还是因为Yahoo拥有庞大会员数,能在用户登入后识别其身份、搜集第一方的数据的情况下才能达到的效果。这也是为什么,广告科技业者人人都开始重新整备,积极寻找应对之道。

跨网站身份识别ID退场,Yahoo如何因应?

在预见可识别流量大幅降低的情况下,陈婉丽指出,Yahoo主要有三个因应策略。

第一是针对25%可识别的流量,也就是用户登入会员后,授权Yahoo搜集的第一方数据,Yahoo推出新ID识别机制ConnectID,以Yahoo的Email生成身份识别ID,来整合用户跨平台、跨通道的网络行为。在ConnectID的使用上,由于Yahoo生态圈已经有广大的会员基数,这些数据基础,就是Yahoo发展ConnectID的优势所在。

透过ConnectID,当使用者从不同的地方登录或是使用信用卡购物时,就可以累积用户的行为资讯,并串联Yahoo自家、广告主及发布商三种角色,对用户投放个人化广告。

其二,Yahoo也已经针对未能识别的75%流量,推出新一代内文比对技术,要透过即时撷取内容关键字,辅以用户当下的即时资料,来投放关联式广告。陈婉丽以实例来说明,如台风将至,各新闻媒体开始揭露台风相关讯息,在提取新闻内文的关键字后,经过匹配,就可能投放台风天的常备物资如泡面广告,到该新闻内容的广告版位中。

不过,如果只是将新闻内容与广告相匹配,这是旧有的内容比对作法,新一代的技术,更会纳入用户当下的即时资料,比如所在位置的天气、地点、装置型号等资料,来对用户投放合适的广告,若台风从台湾南部经过,北部民众受影响较小,借由用户装置的位置资讯,就能更精准的决定要不要投放广告给用户。

Yahoo更善用自家会员的第一方数据,来强化广告投放算法的开发。比如从会员资料中取出购买过美妆品的用户及其浏览行为,来建立一个能透过用户行为,来预测是否购买商品的模型。接着,再将这个模型投入到未能识别用户ID的75%流量中,以此来找出可能购买美妆品的潜在用户,对其进行广告投放。

其三是持续跟进科技巨头的隐私政策,比如苹果App追踪透明度的政策上路后,为了避免广告主无法衡量iOS行动广告的成效,也早就释出API SKAdNetwork,能取代IDFA让广告主进行广告归因。对此,Yahoo的DSP服务已经与SKAdNetwork串接,只要广告主购买的广告,是要刊登在iOS 14.5以上的版本中,就可以透过这项技术来衡量广告成效。

目前,Yahoo在不使用第三方Cookie或IDFA的情况下,采取两大作法来衡量广告成效。一是透过品牌主,将购买者的资料倒回来Yahoo的数据库中,以ConnectID来进行识别,找出购买的用户是谁;另一项作法,则是透过在Yahoo称为Enhanced Attribution的技术,在用户点击广告时,于重定向的URL中加入一串随机生成的乱数,来作为用户点击广告、进入商品网站的识别。但在后者的方法中,因URL后方生成的乱数不具有识别用户的功能,因此只能用来了解有多少人点击,而无法确认点击者是谁。

广告主也要未雨绸缪,改变广告投放策略

就广告科技的市场状况来看,广告业者大多已开始寻求新的替代技术,推出多元解决方案,但对于广告主来说,陈婉丽观察,由于第三方Cookie延后退场,而IDFA限制只影响iOS 14.5以上的用户,现阶段造成的影响不大,“广告主不会立刻觉得,广告成效是不是变差了,只会有些危机意识,觉得要提早准备。”

不过,陈婉丽提醒,跨网站身份识别ID退场后,可能对广告主带来不少影响。第一项就是广告流量的价格更昂贵了。之所会变贵,是因为当可识别的用户流量,从70%降低到25%后,在各家广告主都要竞争这群可识别用户的情况下,价高者得,流量的价值必定会提高。

再者,广告主常用的再行销(Retargeting)手法也会受限。再行销,指的是用户浏览过某样化妆品后,广告业者透过第三方Cookie掌握这项资讯,在用户前往下一个网站时,投放该化妆品的广告。但在无法跨网站识别用户的情况下,再行销手法难以使用。最后一项,“如何达到精准的广告成效衡量,是整个业界都会面临的问题。”陈婉丽说。

因此,陈婉丽建议广告主,在后Cookie时代,应更重视与用户之间的沟通,并开始搜集自己的第一方数据、建立数据库;同时,也要尝试新的广告投放管道,比如Podcast、CTV连网电视、户外看板等与消费者沟通。

2021-09-14 08:47:0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