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书乐
媒体报道,有要求匿名的ofo老员工透露,目前平均每天退押金的人数在1万左右。
但是根据网友排队顺序的变化来看,估计实际每天只有大约3500人能够拿回押金,单日最多不超过4500人。
如果每天退还3500人,排在最后的人要等待……12年!
可问题是,ofo能否支援12年呢?要知道,它已经无财产可执行。
6月17日,一份来自天津市高阶人民法院的裁判文书显示,天津富士达自行车工业有限公司因买卖合同纠纷向ofo的运营主体东峡大通(北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申请执行2.5亿的标的。
不过,法院认定,ofo已"无财产",其名下无房产及土地使用权、无对外投资、无车辆,虽开设了银行账户,但已被其他法院冻结或账户无余额。
ofo何至于此?在书乐看来,理想总是丰满的,但理想破灭后就难说了。
ofo的模型初衷是靠租车赚钱,在小范围运营的初阶确实做到了。
但这样的模型等于只是完成了小范围的压力测试,结果就因为风口和热钱的股东,直接进入疯狂扩张环节。
而后的结果则是发现原有的共享单车模型,在大范围铺开后,收益是用的加法,而成本却是乘法。
没有后手,场景接入不利,太“独”(不愿和巨头牵手来为场景过度寻找缓冲期)的ofo也就真的黄了。
同时,押金去哪了呢?愚以为:
共享单车早期的盈利模型,是通过庞大的押金形成其互联网金融的现金池,从而达成在共享单车上铺量、在互联网金融上获益的成就。
但显然,后者的风险系数更大,而且一旦出现押金挤兑,就可能演变成一种类似“庞氏骗局”的结果。
更关键在于,本身共享单车要靠自身的单车租赁业务获得盈利,在运营成本高企的状态下,根本难以实现。
已经没钱的ofo,已经没有任何能力偿还使用者押金,半年时间里其也测试过“转移支付”的方式,试图重启衍生场景。
但结果则是由于其口碑崩坏以及场景自身搭建还不够完善,快速陨落。
这已经成为不可解之局,除非有新的巨头接盘,但目前显然不大可能了。
共享单车的下半场要突围,核心依然是场景。
即继续保持共享单车的覆盖率和使用者触及度,同时依靠共享单车的便捷和出行大资料,形成更多O2O模式下的场景解锁。
只有成为众多出行场景中的一环,在其他场景中获益,才能达成对共享单车自身业务亏损的补贴。
当然,这个事情和ofo没什么关系了。
使用者自然不该放弃自己的利益诉求,但或许此时此刻,对于已经到“无财产”状态的ofo来说,使用者的诉求也仅仅只是诉求了。
张书乐 人民网、人民邮电报专栏作者,互联网和游戏产业观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