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1信用卡赴港递交招股书:2017年总营收22.69亿元 净利润7.44亿元

消息来源:baojiabao.com 作者: 发布时间:2024-11-25

报价宝综合消息51信用卡赴港递交招股书:2017年总营收22.69亿元 净利润7.44亿元

3月22日晚,中国最大的线上信用卡管理平台——51信用卡正式向香港交易所递交了招股说明书。

2012年5月,51信用卡推出了一款帮助用户管理信用卡账单的“51信用卡管家APP”。虽然是从一个工具型软件起步,但由于人群精准、需求显著,51信用卡随后便切入了金融交易服务,并快速构建了交易闭环。

目前,51信用卡旗下已拥有“51信用卡管家”、“51人品”、“51人品贷”、“给你花”等多款APP,涵盖了信用管理服务、信用卡科技服务以及在线信贷撮合与投资服务等多个业务板块,总注册用户已达8100万人。

51信用卡的盈利能力近一年来正在加速显现。

据招股书显示,51信用卡在2015年、2016年、2017年的收入总额依次为0.90亿元、5.71亿元、22.69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402.9%。而与之对应的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1.01亿元、0.53亿元、7.44亿元,已经实现连续两年盈利,且盈利额增长迅猛。

需要说明的是,招股书所显示的“51信用卡于2015年、2016年、2017年的优先股公允价值亏损分别为5.75亿元、7.44亿元、22.61亿元”,指的是A轮、B轮、C轮等投资人进行投资后获得的优先股,按照国际会计准则的特别要求,记录为“负债”而不是公司资本。优先股的公允价值将随着公司估值上升而增加,“负债”金额也对应增加,并把增加的金额记录为亏损。待IPO完成后,优先股将自动转换成普通股,该亏损也会随之消失。

从招股书也可以看到51信用卡几大业务板块各自的表现情况:

个人信用管理服务主要是通过51信用卡管家向信用卡持卡人提供信用卡及多种账单的管理服务。截至2017年12月31日,51信用卡已管理累计1.06亿张信用卡。

信用卡科技服务主要是借助其流量和技术为银行提供信用卡办卡等服务。根据招股书,截至2017年12月31日,51信用卡管家与全球20家银行合作开展在线信用卡申请。2017年,通过51信用卡管家在线办理信用卡的数量为210万张。这其中,还有约10万张联名信用卡。

线上信贷撮合及投资服务则是向用户提供贷款产品和投资服务。招股书显示,2015、2016、2017三年,51信用卡公司贷款类产品促成的金额分别为8.15亿元、102.99亿元、338.91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544.7%。

从这三块业务的营收构成来看,目前公司通过第三板块获得的服务费是最大的营收来源,其中2017年占比达71.7%。

再将第三个业务板块做拆解来看,51行用卡将线上信贷服务分为两大类:针对有卡人群的产品和针对无卡人群的产品。

其中针对有卡人群的产品主要是51人品贷,额度最高为10万元,包含了6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四种期限。而针对无卡人群的产品额度最高为1万,目前其在贷款发放余额中占比为24.3%。

利率方面,51信用卡将信用卡信贷人群划定为5个风险等级:AAA级、AA级、A级、B级、B-级。其中AAA级等级最高,2017年其年化利率为14.9%;B-级最低,2017年其年化利率为27.6%。

而之所以说51信用卡的业务形成了闭环,也是因为针对平台产生的贷款,有77%的资金是由平台本身的51人品投资人提供的,另有20.3%来自其它机构,有2.7%来自于51信用卡附属的小贷公司。

一个工具型产品的想像空间能有多大?通常,即使能够获得庞大的用户群体,产品在盈利模式构建上往往很容易遭遇困境。但51信用卡却成了一个例外。

据招股书介绍,51行用卡的个人信用管理服务、信用卡科技服务以及线上信贷撮合与投资服务三者结合,形成了对用户服务的闭环和价值深度开发,最终组成了一个动态的生态系统。

依托此生态系统,51信用卡保持了与竞争对手相比较低的用户获取成本,并且能够在用户的生命周期内抓住大量交叉销售机会。2017年,公司的平均单个新用户的获取成本为19.2元人民币,远低于行业水平。

此前,51信用卡已经完成了多轮融资——2012年华映资本领投了天使轮;2013年华映资本、SIG、清流资本领投了A轮;2014年完成由GGV领投,京东、小米跟投的B轮;2015年完成新湖中宝投资的B1轮融资;2016年完成由新湖中宝、天图投资、嘉实投资等领投的C轮系列融资,金额累计3.94亿美元。




2018-03-23 01:34:00

相关文章